一趣店IPO,市值超百億,有人分析了之后,說支付寶只占了12.8%的股份,但是卻在主導趣店的命運,因為流量幾乎都是支付寶導過去的。通過支付寶一個并不顯眼的入口,趣店通過極低的成本獲取了大量目標用戶。支付寶的流量真值錢,不是大股東出了大力氣,只
一
趣店IPO,市值超百億,有人分析了之后,說支付寶只占了12.8%的股份,但是卻在主導趣店的命運,因為流量幾乎都是支付寶導過去的。通過支付寶一個并不顯眼的入口,趣店通過極低的成本獲取了大量目標用戶。
支付寶的流量真值錢,不是大股東出了大力氣,只占了這么低的股份,似乎有點虧。

有人問,當初支付寶為什么要投資趣店?為什么不投資別人?答案要回到2020年,京東已經率先投資了行業里的另一家創業公司,支付寶又要發展本身的芝麻信用,看中了趣分期的線下能力,其實是各取所需。
說到底,這是個流量變現的生意。
二
阿里和騰訊,都在想措施提高流量變現的效率。
阿里的策略主要做收購,騰訊的策略主要是做投資。
阿里的收購和投資多是為了流量,而流量是為了提高電商交易。有交易,阿里才有更多收入。優酷土豆有流量,微博有流量,UC有流量。這些流量都可以很好的釀成電商流量。
騰訊的投資則更多是為了本身的流量變現,一般的模式是給一筆錢,再加上部分流量的導出,對京東,對搜狗,都是這個模式,騰訊算是流量的輸出方。
騰訊更強的流量變現能力在游戲上。變現效率比電商還高。但是,游戲的市場大小和電商比擬,是數量級上的差異。
阿里是流量的輸入方,從某種角度上說,騰訊一直在用流量「補助」阿里。這個流量,騰訊還拿不到錢。

好比QQ群,微信群,都在一直源源不停的給阿里導流量。而京東似乎還不知道怎么用好微信的流量。
三
大公司其實都買流量。國內的大戶聯網公司都在買流量。騰訊買,阿里買,百度?其實也買流量。在國外,Google也是買流量的大戶。為了搶占用戶入口,Google每年也要支付幾十億美金給其他公司。
買流量當然是因為流量不夠,買來的流量轉手能賣出個好價錢,好比今日頭條,本身的流量不夠賣,怎么辦?出去買點轉手賣給用戶。
流量大戶的手里也有垃圾流量,或是不知道怎么變現的流量。像支付寶給趣店的流量,應該就是沒想好怎么能更好變現。不然的話,怎么能這么自制給你。
蘑菇街起來那會兒,給淘寶導流量,是被封的。聽起來很莫名,往淘寶導流量為啥還不行?你這叫擾亂市場。有了你在外面導流量,淘寶本身的流量還怎么賣出高價錢?
就算商家想從外部導流量,那也得在阿里控制之下。好比淘寶客,運營淘寶客的大戶,也得是老阿里,跟淘寶一條心的。要是敢跟騰訊眉來眼去,早就換別人了。
四
有流量,就有人來蹭你的流量,來薅羊毛。
微博是阿里的地盤,但是騰訊系也經常來導流量。好比京東,大促的時候也在微博拿流量。但說實話,搶的不算多。
阿里系搶騰訊流量則是持之以恒,一招不可,再來一招。微信剛崛起的時候,眼看著成了流量黑洞,阿里很眼熱。各種淘寶商家紛紛通過微信導流,支付寶也通過微信導流,弄得體驗很欠好。
微信出手封了URL,淘寶迅速搞出了「淘口令」,支付寶則通過「口令紅包」,堅持導流量不擺蕩。你還不能不說人家這也算是創新。不知道內部給了發明人什么物質獎勵。
更早的時候,是騰訊搶淘寶的流量。要知道,淘寶上,很早就不答應貼QQ號和QQ郵箱的。那時候,騰訊電商做的不行,一直想從淘寶搶電商用戶。
中國創業者都欠豆瓣一份人情。你們哪個團隊起步的時候沒去豆瓣蹭力量?還美其名曰增長黑客,人家阿北找你們收過路費了嗎?你們成了之后還對豆瓣冷嘲熱諷的,真他媽的雞賊。
五
誰有流量,誰是大爺。Web時代,百度每年手里大把的流量,控制流量分給誰,但是,也得給百度聯盟分錢。這是共生互利的關系。
360瀏覽器做得快一統江湖那會兒,導航站控制著流量的分發非常賺錢,以至于號稱和周鴻祎老死不相往來的阿里系公司,暗里里也和360暗通款曲。沒措施,這是生意。
這種流量合作,只是流量分發,涉及不到業務數據。所以,一手錢,一手流量,算簡單的。百度和淘寶的關系則紛歧樣,百度抓數據分析淘寶業務量,這讓淘寶很擔心,后來干脆禁止百度爬蟲抓取。這一招很厲害,百度的電商也因此找不到準星兒,沒做起來。
上一篇:給淘寶直播引流的途徑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