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賣家算筆賬:
比如你想要開一家男裝店,年銷售100w,客單價100元。
我們來算下成本:
產品成本:50元(毛利50%,看起來還不錯….)
推廣成本:15元(按平均算,15%)
員工工資人均:10元(夫妻店或者單槍匹馬可以直接劃掉…)

快遞費:5元
店鋪和產品圖拍攝:3元
倉儲租用:3元
辦公耗材:2元
退換損耗:3元
(庫存還沒有算…)
也就是說,除去雜七雜八的經營成本,你還有9元的利潤。也就是年收入9w,在全年無休的情況下。
但即使這樣,為什么人家還能掙錢呢?
因為人家做的大,量大一切好說,包括供給鏈、快遞等等。除此之外,團隊治理和成本控制的好,所以經營成本可能不到你的一半。你怎么打得過?
所以對于小賣家來說,賣高利潤的產品才是優選切入點。
而高利潤產品又可以從兩點出發:
產品競爭小或者利潤不透明,可以賣貴
策劃能力強,可以賣貴
先說第一點:產品競爭小或者利潤不透明,可以賣貴
這類產品也就是我一直提倡的,細分或者冷門。細分或者冷門方向的產品,做的人少,而且規模普遍都不大,所以高手大概率不會進來,因為市場小,他們看不上。
假如你的對手是一群小學生在賣貨,你的智力和閱歷肯定是碾壓他們的。
那么如何具體如何去做呢?提供些思路:
1、細分
細分市場就是在大類目下找更細分的客戶需求。
比如夏天馬上要到了,你想做化妝品類目,搜索人氣較高的防曬產品:
膏狀的很為大眾化,首先避開。可以選擇防曬噴霧,但是防曬噴霧還是很大,就再在防曬噴霧下面選一些有特定細分類的,比如說男士專用。光這樣啊,可能還是競爭大,還要再細分你到底是賣給職場精英,還是軍訓大學生?
這是我很近接觸到一個賣家,從事的是大類目母嬰用品。
但是他通過觀察,找到這個類目下尤其細分的一款產品,產品兩次上架,馬上賣爆,甚至在短短一個月時間,沖到了類目第一。
即使在供給鏈一直跟不上的情況下,他們去年的銷量額也做到了600w,因為是母嬰產品,而且是細分需求,利潤也非常高。
賣家采訪內容
另外,數據分析也是找細分一個重要依據。
比如你想賣“洗衣液”,打開賣家中心的生意參謀-市場-搜索分析,輸入“洗衣液”,
主要看三個數據:搜索人氣、在線商品數、商城點擊占比
搜索人氣代表著這款產品在市場的搜索量;在線商品數不難理解,就是目前淘寶上寶貝數量;商城點擊占比代表品類競爭的難易程度,占比多的代表天貓店多,天貓多,市場大。
我們用 關鍵詞倍數來代表一個市場的競爭度,即:
關鍵詞倍數=日搜索人氣/在線商品數
給個參考值, 關鍵詞倍數<0.5的市場,就不建議新手賣家再進入了,競爭難度非常非常大。

這里的洗衣液競爭度=39445/165611=0.24
這里可以看到洗衣液競爭還是相對比較大的。那我們再往下翻:
還是不難發現,更加細分的產品。比如“好爸爸洗衣液”“洗衣液小瓶便攜”,甚至“藍月亮洗衣液3kg包郵”。(洗衣液品牌門檻不高,所以也可以作為中小賣家選擇細分的一個方向。其他類目要靈活篩選 關鍵詞)
2、冷門
冷門市場小,行業人數多,出現高手的概率較低,短期也形成不了品牌。所以更簡單壟斷市場,獲勝概率更大。當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現在還有什么冷門產品?就是你可能看到之后就覺得,“臥槽,還有這種產品”,比如,逛街的時候看到這個,然后我到淘寶上搜索了一下,竟然銷量那么高。
3、熱門周邊
電商從業者就這么一類人,就盯著平臺紅利這個點,比如說現在某個廣告非常便宜,比如說怎么刷不會被抓,比如說現在哪個平臺又剛剛火了。賣什么并不重要,這個機會適合什么產品就賣什么。現在很典型的就是抖音吧,催生了一系列產品,在淘寶平臺也相應成了爆款。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不過很近刷抖音刷到這個產品倒是很有趣,目前淘寶上還沒有同款,假如能迅速找到貨源,倒是一個機會。
第二點:策劃能力強,可以賣貴
講個案例方便理解,
我在早期熟悉一個賣鞋子的賣家,很有干勁的一個小伙子。一開始他的轉化率非常低,但他的產品質量非常好,成本就需要180元。但是就是沒什么流量。
我對好的產品非常感愛好。于是就想辦法幫他策劃,可以賣貴。
賣貴要有賣貴的理由。

原來他的網頁介紹就是鞋的各種特點。但是消費者不買賬。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