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財經從京東金融內部人士處獲悉,截至2021年末,京東白條的資產規模為698億元,相較于2021年末的344.5億元,同比增長102.6%。
其中,相對于2021年6月底白條余額的411.32億元,2021下半年增幅達到了近70%。
同樣都是電商場景的消費分期產品,白條的規模常年被花唄無情“碾壓”,早已不在一個量級。
曾經規模增長不如人意的京東白條為什么會在2021年實現翻倍,為什么又會在下半年里實現大爆發?
規模翻倍,雙12新增200億元
白條規模直逼700億,雙十一、雙十二大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位京東金融內部人士透露,單在2021年的雙十二購物節期間,京東白條的累計資產規模就達到了200億元。
這對于受疫情影響頗為嚴重的消費金融資產而言,京東白條不止業務規模表現奪人眼球。
在白條質量上,新流財經獲悉,目前,雖然處在疫情期間,但白條資產的壞賬率保持在0.63%左右。
新流財經就獲得的很新白條余額數據跟京東數科方面進行核實,截至發稿前,對方未作出回復。
相較于2021年6月底白條資產1.57%的逾期率和0.47%的不良率而言,還算比較穩定。
京東2021年財報顯示,京東全年活躍購買用戶數增長至3.62億,相較2021年的2.925億,增幅達到23.76%。
其中,上半年增長活躍用戶數為1610萬,下半年這一數字達到了4060萬,并且后期增幅更為迅猛,四季度高達2760萬,創下過去12個季度以來的新高,令人羨煞。
需要指出的是,下半年的新增用戶中超過70%來自三至六線城市。
如圖可以直觀的感受這兩組數據的相關性。
而更為引人注重的特征是,長久以來京東白條規模與京東活躍用戶數呈現高度正相關,但明顯地,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白條的增速顯著高于京東用戶增速。
這表明,京東的新增用戶具備很高的金融轉化率,含金量驚人。
挖掘“淘寶客”:線下鋪實體、線上推“京喜”
顯然,白條業務的急速成長,很可能跟京東這一年來的下沉戰略有直接關系。
下沉市場,對京東來說,意味著新鮮血液的輸入。
原來的京東商城客戶以白領居多,注重質量和效率,淘寶的用戶更下沉,注重貨比三家。而白條這類信用支付類產品,在下沉用戶中更簡單找到市場。
現在,京東的線下戰略異常果斷。
京東通過搭建多種類型的實體店(包括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數碼專賣店、京東專賣店、京東便利店等),貫穿1-6線城市,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三線以下城市,實現了門店的下沉市場。
除了在下沉市場戰略中的重投入,京東還于2021年下半年在互聯網上進一步開展“下沉”行動。
2021年8月,京東在主站上推出“秒殺”業務板塊,次月,京東上線社交電商“京喜”。雙十一期間,京東更是靜靜組建起上千個“京東內購福利群”,通過京東的員工用折扣拓展親朋好友等人脈圈。
而在外部流量獲取上,京東也與微信合作,于2021年10月底將京喜嵌入微信一級入口中,據京東方面披露,在上線后的三個月時間里,京喜已經達到月日均訂單量超過百萬的規模。
上述措施,既能實現京東存量客戶的下沉挖掘,也能捕捉京東體系外的新增用戶,雙線操作實施下沉計劃。
下沉之后,京東捕捉了更多的“淘寶客”,而白條也更加靠近“花唄”了。
京東雙12戰報顯示,其下沉新興市場累計售出商品件數同比增長達50%。其中多個品類的成交額和成交量均以成倍增長計。
這也令京東2021年財報數據整體走高,全年GMV達到20854萬億元,同比增長24.36%;全年營收為5769億元,同比增長24.9%。
在此基礎上,白條實現翻倍或許就不難理解了。
電商場景外,下沉市場能否盤活白條生態?
實際上,目前“白條”已經走出京東,布局京東體系外更多消費場景,覆蓋裝修、租房、車險、駕校等大眾消費領域,為用戶提供信用貸款分期服務。
不過,就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此次京東白條的資產大爆發可能更多的是受電商場景的帶動,并不能指向京東商城和京喜以外的其他消費場景。
以京喜為例,其新增用戶以來自低線市場的消費者居多,他們比較喜歡社交屬性,沖動型購買,轉換率也尤其高,但是客單價偏低。
其中,在雙11期間,京喜有超過7成新用戶來自3-6線下沉市場,從性別上看,京喜的女性用戶比例為55%。
那么,下沉市場所捕捉的用戶是否能在其他場景實現高效率的金融轉化,進一步擴充白條資產余額,還有待進一步探討。
事實上,三四線居民、小鎮青年、中老年觸網者等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他們都屬于下沉市場的包含對象。據相關調查顯示,2021年下沉市場的移動用戶有近6億,而且他們的增速全面領先于1-2線城市。
針對這部分群體的畫像特征有很多,但都可歸根于兩個字“劃算”。
在京東白條涉足的很多場景中,目前仍無法效仿京喜的整合供給鏈模式,如:汽車分期、家裝分期、醫美分期等,中間都無法割離經銷商這一環節,從而難以激發“沉默的大多數”的消費需求。
所以,哪怕是能夠對接資金方實現場景消費的金融服務,但是這部分人群在這些場景的金融轉化率很可能難以發生質的改變。而這或許是京東白條、以及眾多金融機構需要考慮的痛點問題。
實際上,大家可以發現,如今的京東金融App和支付寶App的功能板塊已越來越像,它們涵蓋的信用、借貸、消費分期幾乎是一一對應關系,涉足的消費場景也基本趨于同質化。
而京東此次財報數據大爆發的“功臣”京喜,也是效仿阿里的聚劃算,都是針對下沉市場所上線的業務。
從先發性看來,京東已處于劣勢。再從規模體量來看,京東與阿里還相差懸殊。

然而,京東具備其特有的優勢,前期的重資產投入,以及自有物流系統,使得京東在與阿里的較量中能夠尋求差異化競爭的局面。
而假如京東能夠在下沉市場中精準判定用戶的消費需求,并以此加碼改造京東數科涵蓋的其他消費場景,實現整體用戶更高的金融轉化率,那么在未來面對螞蟻金服時其將更有底氣,二者的競爭也將更有看頭。
上一篇:新手必看淘寶無線流量暴漲技巧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