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近看到一個關于窮字的很新解釋:
宀:固定的地方,單位
八:8個小時
力:賣力地工作
說文解字:在一個固定的單位,天天8個小時,賣力地工作。
結果:窮

雖然只是調侃,但莫名覺得很真實。有很多相關的新聞:老師因工資太少而無奈辭職;相親市場中公務員事業編更受青睞……這些新聞似乎都不約而同指向了同一個問題:
·穩定的工作,到底是不是護身符?
·穩定的工作,真的會永遠穩定嗎?
·穩定的工作,是不是讓你更應該擔憂和害怕?
有一本書里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美國有一對兄弟,哥哥是五百強高管,收入豐厚又穩定。弟弟是出租車司機,收入忽高忽低,雖然不穩定,但一年下來總收入跟哥哥差不多。
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哥哥失業,只能靠存款勉強度日,而弟弟依然靠開出租車維生,完全沒受什么影響,收入跟以往一樣。
不管書中的故事真與假,無論是在五百強工作,還是開出租車謀生,作者在分析類似的大量案例,都想告訴我們一個不能否認的結論:越穩定的越脆弱。
現在的時代,不再是一個找到“鐵飯碗”就管一輩子的時代了,任何崗位,任何人都可能被隨時取代,不管你樂不樂意,高不興奮。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穩定”?
20歲時,你可以無障礙地跳槽,擁有美好的愛情,收入低點也無所畏懼。
40歲時,你不用擔心忽然的失業,意外的家庭變故,晚上能夠睡個好覺。
60歲時,你的身體依舊健康,子女孝順,銀行卡上的余額讓你布滿安全感。
去年年初阿里巴巴40萬年薪招聘2名產品體驗員的新聞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具體的崗位要求如下:
60歲以上,學歷不限,工作背景不限;

與子女關系融洽;
有穩定的中老年群體圈子,在群體中有較大影響力(廣場舞KOL、社區居委會成員優先)等。
本以為根本招不到人,沒想到應聘而來的候選人,讓朋友圈沸騰,多少年輕人自愧不如。
83歲清華畢業的奶奶,不僅網購六年,而且對區塊鏈和互聯網產品都非常了解;思路清楚,邏輯嚴謹,是十幾個微信群的意見領袖,經常組織線下活動,布滿活力。
62歲的黃大伯則直接做了PPT來介紹自己,身份標簽包括:“淘寶12年買家經驗”、“芝麻信用分785分”、“熟練操作photoshop設計軟件”。
人到老年,不僅沒有倚老賣老,拒絕新事物,反而學習新技能和新知識,與時代同頻共振,一直保持對外界的新鮮感和敏感度,保持思維和認知的活躍。
很后給大家推薦一部勵志電影《百元之戀》,影片講述了一個廢柴女孩一子的重生之路,它的結尾并不圓滿,但一子用行動告訴我們:人生很怕的從來都不是輸,而是根本就沒有想贏的沖動!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1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