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是近年發展迅速的朝陽產業,國內企業和站主們在選擇云計算廠商的時候,阿里云與騰訊云總是兩個被拿來比較的品牌。
從阿里云騰訊云的市場現狀來看,阿里云能提供服務的區域遍及杭州、青島、北京、、上海、香港、硅谷、新加坡和弗吉尼亞,而騰訊云則是、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多倫多,不難看出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阿里云的服務區域都遠勝騰訊云。
從國內市場份額來看,在2021年中國公有云IaaS市場廠商份額排行榜TOP5中,阿里云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市場份額達到45.5%;騰訊云雖然排名第二,但市場份額僅為10.3%,阿里云市場占有率超過第2-5名總和。
當然市場份額并不能說明問題,對于用戶來說功能穩定強大的使用體驗才是很 關鍵的,今天就我們從彈性計算能力、數據庫能力、存儲能力、人工智能(大數據)、CDN業務、域名服務等方面對阿里云騰訊云兩家進行對比,給大家選擇做下參考。

首先我們來看阿里云騰訊云的的彈性計算能力,這也是云計算的核心能力,09年就開始起步的阿里云在彈性計算投入巨大,擁有包括云服務器、專有網絡、容器服務、彈性伸縮、負載均衡等9項業務,涵蓋用戶的每一種選擇。騰訊云起步較晚,但在基礎計算能力上,也有提供包括標準的云服務器、GPU云服務器、FPGA云服務器等基礎業務。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數據庫方面:無論是常用的三大SQL數據庫(MsSQL、MySQL、PostgreSQL),還是流行的NoSQL(MongoDB、Redis、Memcache),阿里云都有提供可謂誠意十足。

騰訊云也提供了標準的SQL數據庫和其特有的TDSQL,針對高速緩存場景的Redis和Memcached、標準的NoSQL數據MongoDB以及一些適合于大數據的數據庫,如HBase、分布式數據庫DCDB。兩者的產品都堪稱豐富,但在配套應用上騰訊沒有提供,而阿里云提供(PetaData、HBase以及OceanBase)配套使用,無疑能在數據傳輸、數據治理大大的幫助用戶更好的進行數據治理。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存儲方面:阿里云提供了對象存儲、文件存儲、歸檔存儲、塊存儲和表格存儲等多種存儲模式,幫助用戶更好的治理數據。而騰訊云只提供了標準的對象存儲和云硬盤服務,對于一些不同場景下的需求來說,還是顯得不足,可見其技術研發略顯吃力。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安全方面:阿里云以云盾為基礎,推出的14款安全產品涵蓋了WAF、內容過濾、數據加密、ddos防護、數據風控等多項功能,為用戶的數據安全保駕護航。相比之下,騰訊云的安全產品更加傾向依托大禹網絡安全和天御業務安全防護,為用戶提供場景化安全服務。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大數據方面:大數據是阿里云眾多產品體系里集中力量發展的項目,以數加為基礎發展了數據應用、數據分析展現、人工智能、大數據基礎服務四大板塊,共計14項不同的產品。騰訊云則擁有大數據基礎服務、數據應用和AI三大體系,技術產品也較為豐富,用戶可以更好的去借助云計算的資源來實現自己的需要。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CDN方面,阿里云官方給出的數字是500+全球節點,在ChinaZ的探測中,一共有29個獨立的節點,平均時延在50ms以內,還是非常給力的,對于全國的大部分地區來說,時延都是在10ms以內,能夠給大家一個非常良好的加速體驗。騰訊云依托騰訊本身的業務,提供了全國500多個加速節點,。在ChinaZ的探測中,一共有18個獨立節點,平均延時在60ms以內,能夠給大家一個還不錯的體驗,大部分節點的延時在10-20ms之間,依然處在可以接受的范圍。
不過使用過程中騰訊云的CDN的每次變更時都會有較長的時間才能生效。假如單獨需要CDN付費服務,阿里云和騰訊云都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按照帶寬階梯計費,一種是按照流量階梯計費。兩種計費模式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來確定,假如帶寬穩定,可以選擇帶寬模式,假如有臨時流量,可以選擇流量模式,在活動時,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并發狀態。但是相對來說,騰訊云的價格要高一些。
在阿里云騰訊云的域名服務上,域名業務源自收購的國內的很大的域名供給商萬網的阿里云無疑是做的很好的,不僅提供了基礎的域名注冊的服務,還針對域名交易的人群,提供了域名交易、域名預定、域名轉入等服務,幫助用戶更好的治理域名。而騰訊云只提供了基礎的域名注冊服務,只能算個及格
在價格方面,由于廠商都有不同的層次的產品,我們就拿阿里云騰訊云各自的入門產品t5、SA1做對比:
尤其需要注重的是,市場上的云計算入門級產品都是共享型的云主機,阿里云騰訊云的入門產品也不例外,在資源分配的問題上阿里云t5采用的積分制:當用戶的工作負載占用CPU性能超過基線時,扣除積分;未到基線時加分;積分用完了,則性能被限制在基線。當用戶需要高性能時,只要積分夠,就可以很大占用100%的CPU使用率。騰訊云則是自由派的代表,用戶可以沒有限制地搶占資源,假如和你共享資源的是一位重度使用者,那么業務的穩定性和性能受影響非常大,上下波動甚至會超過50%。所以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基本無法控制和猜測自己業務的穩定性。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1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