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是永遠的主旋律,優選的不變就是變。
尤其在風云變幻的商業世界,以及經濟形勢復雜的2021年到2021年的這個經濟寒冬。
忽然間,基本上所有的商業巨頭都在這個時點上,開啟了公司組織架構的調整。騰訊、阿里、蘇寧、京東,紛紛啟動組織架構調整。有的是主動求變,有的是被迫調整。無論是哪一種,中國這些膾炙人口的商業巨子們,都懂得以不變應變、以變應不變的進擊或自我救贖之道。
2月12日,在蘇寧新春團拜會上,蘇寧控股集團張近東在工作部署中也透露蘇寧組織升級的信息。一是以“用戶為中心”,在前臺將用戶與平臺經營提升至很高級別;二是成立五大商品集團和S+創新事業部;同時強化中臺聰明零售賦能系統。會上,張近東還拋出了重磅消息:蘇寧正式收購萬達百貨全部37家門店,持續加碼聰明零售全場景、全品類布局。
國內零售電商三巨頭集體進行組織架構大調整,在傳遞出不同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側重的同時,也向外展示了搶占未來零售江湖地位的野心。
阿里的進擊

要“為未來5年到10年的發展奠定組織基礎和充實領導力量。”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是這樣給阿里巴巴這次組織架構調整定調的。
這也是馬云公布退休后,張勇首次對阿里巴巴組織結構進行調整。
根據調整方案,阿里云事業群升級為阿里云智能事業群;整合B2B、淘寶、天貓等的技術力量,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天貓升級為“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和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此外,菜鳥網絡、阿里媽媽等業務也相應進行調整。
從調整本身內容來看,阿里巴巴實際上在極力的拋棄純電商模式。馬云早在2021年就曾說過,純電商時代已經過去。因此,我們看到阿里的新組織架構云計算、人工智能得到凸顯,新零售的技術地位、零售體系更加完善。可以預見的是,阿里巴巴試圖在電商核心收入將來增速變緩之前,迅速壯大云計算、AI等領域的營收。
而從調整的節奏上看,阿里巴巴是眾多巨頭中組織架構調整很為頻繁的公司。從2021年到今天,阿里巴巴的組織結構幾乎每年一調。頻繁調整,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業務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調整來激發組織活力、避免大公司病。
蘇寧的蛻變
蘇寧是眾多巨頭中看起來比較“四平八穩”的零售巨頭。而恰恰是這種穩健,讓蘇寧能夠順利實現從傳統線下門店轉型互聯網電商。
穩健的發展步伐背后是蘇寧組織變革的步步為營。
團拜會上,張近東表示,2021年蘇寧將圍繞“極智”發展的要求,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產品和服務為手段、場景端口為渠道、資源鏈接為保障,合力創造用戶價值,實現企業的裂變式發展。
因此,用戶會員運營成為了蘇寧2021年的頭等大事。對此,蘇寧組織架構調整的第一動作就是圍繞用戶場景、品類、地區三大維度優化組織,將連鎖平臺、互聯網平臺、貓寧、客服等體系進行全面整合,統一設立在用戶與平臺經營集團,以實現用戶服務的全場景無縫對接,并將用戶與流量經營落實到全場景。
張近東強調要轉變流量經營思路,即要從數量型流量向質量型流量轉變,轉變的核心是用戶經營的思維,要回歸用戶、回歸產品。

相應的,蘇寧在全品類的5塊拼圖基本完成,成立了五大商品集團,即家電集團、消費電子集團、快消集團、時尚百貨集團、蘇寧國際集團,旨在推動商品的專業化、精細化經營。同時,設立“S+創新事業部”,將其作為新業務孵化器。
“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是商品的整合采購、多渠道銷售、個性配送的供給鏈能力,產品的自主經營能力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供給商和消費者的供給鏈能力。”張近東提出,“要全面提升產品經營能力,逐漸擺脫簡單粗放的促銷方式。”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