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云棲大會上,阿里發布第一臺云電腦,大家是如何評價的呢?先跪了,雖然沒法從專業角度回答,但是仿佛見證了時代大事件,阿里發布云電腦絕對可以載入史冊,從未來往現在看,它的意義就像從現在看當初第一臺巨型電腦產生的意義一樣,都是一個時代開始的標志,是一個偉大的創舉,萬物互聯時代即將到來,可以想象科幻小說中的高科技,可以通過網速的飛躍、屏幕材質的創新,和儲存技術的進步得到實現,未來世界每個人都會使用云技術。
可以隨身攜帶自己的信息,可以使用任何設備讀取個人設定,假如和其他科技進步一起發展,甚至可以在任何光滑屏幕上,觸摸讀取個人信息,每一面墻都是手機、電腦。二十年前我們認為的高科技,在科幻小說里顯得那么遙不可及,現在的我們卻觸手可及,二十年后的世界,也許已經有能力將現代科幻小說中的猜想全部實現,太酷了,為科研人員致敬,有這個東西不稀奇,問題在于以后會成為趨勢嗎?我認為會,一個東西怎樣才會成為趨勢,首先它能解決問題,同時解決問題的成本很低,人人都負擔得起。

舉個例子,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在我們影視行業有一個東西叫“云渲染”,簡而言之就是把我們的后期項目(例如3D制作、特效、動畫等等),上傳到云,也就是服務方的數據庫里,然后用他們強大的硬件設施幫我們渲染,渲染完成后以序列或者成品返還給我們。為什么這個東西存在并且已是常態,例如好萊塢這種都要用云渲染。因為硬件成本太高,對于影像創作者來說,無論是小團隊還是大公司,在渲染這塊兒假如想達到更高的效率,都會需要頂配電腦。

頂配CPUGPU,但碰到大項目復雜的畫面,可能一幀都要渲染幾天好幾天,是等這個時間?還是自己購買很多處理器?或者花點錢讓云棲公司做。目前來說,很后一個方案的成本很低。這和云電腦有什么相似之處?先看目前電腦的硬傷,也就是用戶對于電腦的痛點。個人電腦用戶對于電腦的要求,主要有三點:便攜,性能(游戲或工作),價格。這三者相互協調的產物就是目前的臺式機和筆記本,臺式機沒有便攜性可言,相同的價格性能比筆記本好。
而一部分用戶的硬性需求就是便攜,所以筆記本只能性能低一點或價格高一點。也就是說目前沒有相對完美能解決問題的電腦,但是云電腦是完美的。便攜:一張卡片,性能:不必多說,從云渲染便能看出,它是無上限的,只要你錢到位,一整個機房的算力都可以是你的。成本:隨著科技的進步,成本會越來越低,我們的“云電腦賬戶”可能會和現在的手機卡一樣人手一個。當低到一定程度,它就有了成為趨勢的條件。再說到顯示器和鍵盤鼠標等硬件,但上面說的一切都發展成熟。
必定會出現沒有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它只有顯示器和鍵盤音響等基礎硬件,這樣他的重量及輕,且成本及低,像一本練習冊一樣方便。甚至可能出現隨處可見的“共享顯示器”,刷卡上機,插卡成為自己的電腦。再甚至,隨著VR的發展,不再需要顯示器等硬件,一副眼鏡一個賬號,世界上不再有個人電腦這個東西。戴上眼睛去工作,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當然了,這個年月可能還有很久,但我想,這一切終將實現,甚至在我們這一代人還沒有老去就已經實現,科技改變世界。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