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科技述評]過去20年,中國消費互聯網蓬勃發展,誕生了BAT、滴滴、字節跳動等巨頭,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隨著人口紅利見頂,消費互聯網的發展進入平臺期。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在新技術、新需求的刺激下,正在高速發展。在5G、AIoT等技術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的工業生產方式將發生革命性變化,主要特點包括智能制造、大規模定制、供需精準對接、全產業生態鏈科學聯動等。
與直觀可見的消費互聯網相比,總是藏在“幕后”發揮作用的工業互聯網,人們知之甚少,認為那是距離自己遙遠且高冷的技術平臺。
然而,釘科技注重到,工業互聯網的“存在感”近來卻急速上升,原因在于:
其一,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很多工業互聯網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加快醫療設備物資的智能生產制造、交易精準對接、物流高效運輸等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發揮的作用成效顯著。在很多媒體報道中,工業互聯網的這些作用也屢屢被提及。
其二,國家日前提出大力發展“新基建”,而工業互聯網成為“新基建”的內涵之一。其實,據釘科技了解,“新基建”并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21年底召開的中心經濟工作會議上就提出過這個概念,并明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
很多人對“新基建”還不是很了解,釘科技注重到,按照官方媒體的解讀,其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
很顯然,工業互聯網是“新基建”的內容之一,無疑會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持。那么,哪些企業有可能在“新基建”的大發展中,成為大贏家呢?

釘科技注重到,工信部2月25日公布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將“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等81個項目核定為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涵蓋了大飛機制造、電器制造、港口治理、裝備加工等多個領域。
而據釘科技統計,上述示范項目中,涉及5G+工業互聯網等網絡方向的項目29個,平臺方向項目35個,安全方向項目17個。
在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方面,釘科技注重到,2021年8月26日,為加快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工信部還曾發布《2021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公示》。
清單顯示,有10家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很終入圍公示清單,包括華為FusionPlant、阿里supET、海爾COSMOPlat、東方國信Cloudiip、用友精智、樹根互聯根云、航天云網INDICS、浪潮云In-Cloud、富士康BEACON、徐工信息漢云。
從上述清單來看,確定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大都是熟面孔,包括華為、阿里、海爾、用友、浪潮、富士康等。這些企業在5G、通信、制造、互聯網、大數據等領域都有著深厚的積淀和差異化的能力,入選清單可謂實至名歸。
釘科技注重到,按照2021年國家出臺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我國的工業互聯網戰略要分“三步走”:
到2025年,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不斷健全并規模化推廣,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到203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和平臺,工業互聯網全面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到本世紀中葉,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能力、技術產業體系以及融合應用等全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前列。
隨著國家提出大力發展包括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新基建”,上述“三步走”戰略無疑將加速推進,而華為、阿里、海爾等重點企業有望在工業互聯網的這一輪大發展中,收獲到更多的政策紅利和市場紅利。(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釘科技網”)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