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國內疫情高峰過去,但全球范圍新冠疫情正在持續爆發,截至3月22日,全球確診病例超過30萬的同時,中國以外病例超過22萬例。
疫情之下,恐慌性采購在全球多地發生,媒體報道指出,新冠疫情造成的恐慌性過量搶購,在英國各大超市都有增無減,致使很多人無法買到所需的東西。
在英國,數以百萬計的居民為數周的居家隔離采購儲備物品之際,搶購潮還引發了顧客為爭搶日用必需品而扭打的憤怒場面。各大超市正在對從嬰兒配方奶粉、退燒藥、洗手液、意面到衛生紙的諸多商品實施限購。
不只英國,疫情導致的恐慌性采購在多個國家都存在,國外的電商企業也在為解決之一局面努力。比如電商巨頭亞馬遜的訂單也在暴增,但配送卻成了一個大問題,有消息稱,亞馬遜計劃招聘10萬人來緩解配送壓力,新招聘的崗位將分布在亞馬遜的各個倉庫和快遞服務網絡,但現實情況是,疫情爆發之后怎樣才能招到人,假如配送費用上漲,用戶會不會買賬,成為很大的問題。
對比春節與疫情爆發疊加時期的中國,幾乎沒有出現任何恐慌性搶購問題,全民抗疫,即使足不出戶,也有著充分保障。在全球疫情爆發后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個奇跡。

以京東物流為例,今年春節是京東物流第八年春節也送貨,在春節前已經完成值守人員安排,在全國近300個城市、上千個核心區縣開展正常配送服務。通過大數據猜測和分析,京東物流在全國超過700個倉庫儲備了近8億件商品,包含生鮮食品、日用百貨、家電3C、冬季防護用品等等,這些物資成為初期物資調配的堅實基礎。
假如平時人們把快遞小哥當成“救命恩人”只是對懶人的調侃,疫情期間已經成為現實。在中國的任意一個社區、醫院門口,你都能看到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快遞小哥緊握著電話,等待著熟悉或生疏的人來收快遞。送菜送飯送藥送商品,還有定點投遞、社區配送Mini站、智能快遞柜等無接觸收投方式,布滿聰明的快遞小哥在小區門口擺攤或者設置里收貨架,仿佛前置的微型倉庫,把線上下單的商品被搬到了小區門前,滿足每個人的需求。

不僅如此,京東物流的無人配送車和無人機已經覆蓋了中國20余個城市和100多個農村,甚至飛向海外,在疫情很嚴重的地區,配送機器人直接把物資從站點送到醫院,是中國快遞行業彎道超車的又一例證。
較為從容地應對疫情爆發下的民生剛需,與多年來中國快遞行業的飛速發展密不可分。十余年來中國電商、物流行業經過充分積累,全國的基礎設施和300萬名快遞員,撐起了中國14億人的應急和民生剛需。尤其一年兩次的618和11.11全民購物狂歡,對中國快遞的極限承壓能力進行了反復測試,據了解,11.11京東物流全球商品備貨量達到10億級,加起來可以堆滿21座故宮。

目前,京東物流大件和中小件網絡實現大陸行政區縣100%覆蓋,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達到25座。即便是在農村地區,也在京東物流發起的“千縣萬鎮24小時達”計劃下受益,前一天下單購買的洗衣機,第二天安裝人員就能上門并裝好,在國外,即便是一線城市也很難享受到。
像大多數吃苦耐勞的中國人一樣,中國快遞小哥樸實的堅守,也是人們正常生活的保證。國家郵政局指出,我國300萬快遞小哥日處理郵件快件超1.6億件,春節和疫情期間,正是有了他們,有力地服務疫情防控工作。
每一個快遞員上門服務,就能減少至少一百個人出門。一位在為醫院和居民送貨的京東小哥天天送過超過200單,堅守50多天沒休息,他卻說,“在這樣的尤其時期,假如我們不堅守,誰來送貨呢?”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0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