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阿里巴巴就曾因“獨樹一幟”的職級方式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也因為如此,忽然公布將職級隱匿,成為了繼去年7月中旬阿里巴巴取消周報、不鼓勵低效加班和會議后,阿里內部采取的又一令人關注的焦點舉措,稱是為了提升組織效率的措施,意在鼓勵內部員工之間的平等溝通,增強彼此之間的工作效率。隱匿前,阿里內部員工之間可以相互看到彼此對應的級別,比如“XX專員”、“XX專家”等。
消息一出,也有阿里工作人員在社交平臺上笑稱,取消了P職級,在辦公室終于可以橫著走了。
作為全球企業間(B2B)電子商務的聞名品牌,阿里內部的運營方式,也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近幾年來一直都存有話題的阿里職級往事。
復聯班主任根據此前阿里員工、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的信息綜合梳理發現,阿里的職級體系分為M系列和P系列兩大類,其中“P”代表專業序列,諸如程序員、產品經理等大多員工都在該序列;“M”則為治理序列,需要具備治理團隊的經驗和能力。
P系列看似是科技公司的藍領群體,但與白領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是經歷了十余年的飛速發展,阿里P系列的員工,一度成為身份的象征。
其中,P系列共分為10級,其中P3以下為預留的較低端崗位,P3-P5分別為助理、初級專員和高級工程師,從P6開始具有一定的治理職能,并與代表治理者的M序列對應,分別是P6資深工程師=M1主管,P7技術專家=M2經理,P8高級專家=M3高級經理,P9資深專家=M4核心總監,P10研究員=M5高級總監。
以上職級對應的薪資也有差異。P6等級以下的員工按月薪計算工資,數額在5000元至1萬元不等,P6以上便可按照年薪計算,按具體崗位不同,月薪通常不少于2萬元。P7以上的員工,就屬于阿里體系的精英了,他們一般還持有股份,或者還配股,工資有時高得令人眼紅。
誠然,早在2021年阿里巴巴時,就有機構猜測,阿里體系內將有一千多人伴隨著這場盛宴,成為千萬富翁。而在螞蟻集團成立之初,曾明確了近40%的治理層和員工持股激勵。伴隨著2020年螞蟻集團,又有一大波千萬富翁,將會從阿里的P系列中誕生。
阿里職級話題被傳開后,大眾對“P”概念的敏感度主要停留在了工資和待遇優渥度,這也讓阿里員工成為了大眾羨慕的焦點。
有知乎網友就曾發文稱,一畢業就能進去阿里的人太厲害了,不僅牌子大,而且在這種公司還相當于拿到了互聯網行業的Pass機,各家公司都給你機會,假如能升到P7、M2這個崗位,作為阿里的硬通貨,就算再去別的公司恐怕不開出雙倍工資都是誠意不夠。可見不僅僅是對阿里薪資的肯定,更是對阿里薪資背后,能力與酬勞的雙重認可,究竟阿里用人酬勞和能力是不可分的。不過“墻外的人”這么看也不是在情理,而作為阿里內部的員工,"P"說法是不是真的是一句薪資待遇說的那么簡單?
阿里用人之初就一直走高效,高能的路線,所以薪資一出倒也不令人覺得有什么爭議。
有阿里員工曾在知乎上發帖稱,阿里大部分P8級別左右的治理層都非常努力,在高薪的背后,一天10小時的工作是家常便飯,工作群也是24小時隨時緊盯,回復各種工作事件或討論業務,周末基本上不太會有全休的狀態,假如不保持學習和思考,一定會被逐漸淘汰下來,因為聰明的人實在太多了,而且除了花腦力和體力,還負責對上級的溝通,搭建和治理不同規模的團隊,這其實更是需要花心力的事情。只有高效的業務能力能夠支撐自己不斷在公司發展,不然一旦某個業務存在質疑,大家說話基本不留情面。
在阿里內部,升P8不僅是績效KPI,還需要考察多部門聯動協調能力。P8要求業績,領導力,情商三方面都要頂尖,且P8是按照比例產生,大概數據是30:1,再加上很多P8是從外部跳槽加入,晉升競爭非常激烈。
曾剛被阿里校招入職的大學生也在知乎平臺說,盡管算是新人,但是工作的強度并不會少,晉升和成長一般需要高強度的磨合期,往往不會把你當新人來看。可見想要往“高P”上走,還得需要很高的能力。
阿里的P系列之所以為人所知,與近年來P系列員工屢屢出現“破圈”事件也密不可分。
2021年9月,一名阿里巴巴P8級別程序員征婚消息被罵翻了天。消息顯示,這名P8程序員出生于1986年,本科是南京一所211高校,碩士在北京一所985高校,有北京戶口,現在在阿里巴巴工作,一年加上股票到手大約170萬元左右。身高170,體重65公斤(,父母都是農民。姐姐姐夫都是體制內。他自己有一輛特斯拉model3,買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貸款200萬。
對于女方的要求,這位P8程序員表示,女孩必須是南方城市家庭,很好是江蘇浙江一帶,很次也是安徽的。他要求女方身高不能低于162,會妝扮,90后出生,很好是獨生女,家庭無負擔。學歷則要求本科211畢業,月收入不能低于1萬。
對于婚后,男方稱愿意拿出200萬現金跟女方一同再購置一套房產。希望女方能生兩個孩子以上,但同時又要求女方和女方父母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照顧孩子。
這條征婚消息一出,引起不少熱議,有人指責男方自己并非獨生,是“鳳凰男”,卻要求女方是獨生家庭。也有人認為,憑什么既要求女方月薪過萬,還要投入更多精力照顧孩子。但也有人認為,男方的條件已經屬于人中精英,所開出的條件并不過分。

但今年6月,另一名阿里P8級別員工爆出的“包養”事件就更令人直呼“毀三觀”。
今年6月,一名阿里P8員工李某以招聘其他正式職位的名義,與一名女生溝通,讓女生做他的生活助理,并許諾給女生有阿里的正式編制,還開出每月1.6萬元包養費用。并且直接詢問了女孩是否有被包養的經歷。
事發后,其主管表示,此事屬實,并對該名員工進行了辭退。
盡管如此,作為網絡科技的“寵兒”,多家互聯網公司,在阿里的職級制度被大眾所關注的同時,選擇將這種職級方式化為“我”用。
以百度來說,百度員工職級分為T序列12級,在百度T5是高級工程師、T6是資深工程師,但實際上百度的職稱并沒有職級重要。從T7級別開始,就開始要做帶團隊、做治理的事情,升到T7以上后基本就不做寫代碼的事情了。T10是技術總監,十個左右;T11是首席科學家,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百度很年輕T10樓天城等。
另據知乎網友透露,作為同樣在互聯網領域“身處要職”的騰訊,將專業職級體系優化為14級(4-17級),而將與之相對應的職級體系統一置換為“專業職級+職位稱謂”,其薪資結構一般是12+1+1=14薪,雖然在老職級體系下,整個T3序列的title都是高級工程師,但每個小職級范圍之間的薪資差距并不小,T3-3級別的薪資比T3-1級別要高出30-60W/年,且3-1級別幾乎沒有股票。在調整成數字序列以后,這樣的差距看起來會顯得更加合理。不管是騰訊還是百度,和阿里相同的是,目前來看,他們都是主要都是以技術作為員工的職級考核前提。不僅僅是它們,那作為和阿里同樣,在電商領域“發家”的京東和蘇寧,同樣進行了涌起了一波“職級風”。
京東崗位序列主要分M、T、P序列。T序列包含產品和技術,P序列為項目經理。關于資薪發放方面,總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以及尤其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并于每個月很后一個工作日發放完成。薪資結構一般是,年薪=月薪(12+1),1為年終獎,一般為1-2個月,另外有知乎網友說京東為女員工放產假30天,男生7天陪產假;無息貸款:10個億,骨干員工可以申請;救助基金:3000萬,員工可以申請,很高10萬。從福利方面和員工的競升壓力來說,京東還是較不錯的。
從1999年開始,蘇寧電器開始自己的電子商務嘗試,成效卓然,之后也進入了職級的范疇中,有知乎網友就透露,蘇寧將職級劃分為L和B序列,L和B均代表行政級別,L為普通行政級別:L1文員,L2主管,L3副部長,L4部長,L5副經理,L6經理,L7高級經理,L8副總監,L9總監,L10高級總監,而B代表總裁級。
文章地址:http://www.meyanliao.com/article/online/10187.html